今日下午,重庆通用航空获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意味着该公司取得了民用航空器的“行医执照”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重庆通航今获“行医执照”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华龙网4月3日21时讯 (记者 庞可)今日下午,随着民航重庆监管局局长邓晓帆将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证书递交到重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通航)总经理陈雪松手中,重庆通航正式获得了 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
这也意味着,继获得直升机生产、销售、维护、管理、培训等资质后,重庆通航又有了新的“行医执照”,可以按照标准进行民用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的维修工作。
重庆通航获“行医执照”
今年2月,重庆通航正式向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提交了成立CCAR-145部维修单位的申请。通过与审查组深入的沟通,按照局方提出的整改要求,重庆通航完成了文件资料的再次修订和提交。3月26日,重庆通航正式通过CCAR-145部维修单位运行资格审查,获得了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
CCAR-145部全称为《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5),该规定是民航局为规范民用航空器维修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民用航空器持续适航和飞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而制定的。
据介绍,拥有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的单位,可以在维修许可证限定的维修范围内,按照经批准的标准进行民用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的维修工作;可以在维修许可证限定的地点以外进行应急情况支援和简单的售后服务工作;可以对按照经批准的标准完成的某项完整维修工作签发维修放行证明文件。
也就是说,从今以后,重庆通航获得了一张“行医执照”,能够为指定范围内的民用航空器或零部件“看病诊疗”。
随着重庆市通用航空机场建立完成并投入使用,重庆通航的经营项目主要为应急救援、航空护林等 首席记者 罗嘉 摄
“大动作”促“重庆造”直升机越飞越“高”
华龙网记者了解到,CCAR-145部维修许可证获得后,重庆通航将建立Enstrom(恩斯特龙)品牌在中国地区的维修中心和航材供应中心,完善Enstrom在中国地区的售后技术支持,促进Enstrom在本地区的销售;同时,对加快重庆通航公司整体运营、提升技术实力、拓展业务渠道乃至促进重庆通航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今年内,重庆通航还将连续有“大动作”。据重庆机电集团总裁、重庆直投董事长黄勇介绍,接下来,重庆通航将有系列项目推进,其中就包括成立一家机场建设公司、建立通用航空的基金公司,并策划与上海615所合作,建立零部件合资公司。
“机场建设将根据各个区县的需求,例如涪陵、万州、黔江等地,满足这些地区的通用航空需求,丰富重庆通航的产业链;同时,为了促进通航零部件行业的同步发展,也将于上海615所合作;此外,为了保证资金,将通过建立重庆通航产业基金公司打造融资平台,吸引市内外的资金来促进重庆通航的继续发展。这个公司远期规划一百个亿。”
黄勇同时透露,这些计划均将在今年内启动。
相关链接:
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备成立的重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23日注册成立,为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伍仟万人民币,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
重庆通航于2013年4月26日取得经营许可证,2013年5月13日取得CCAR-91部运行合格证。随着重庆市通用航空机场建立完成并投入使用,重庆通航的经营项目主要为应急救援、航空护林、飞机播种、人工降水、航空摄影、空中广告、飞行培训、公务飞行、空中巡查、出租飞行、科学实验、城市消防、医疗救护等。
新闻来源:华龙网http://cq.cqnews.net/html/2014-04/03/content_30359667.htm